太宰生日后的第三天早晨,净坛神秘、八卦且平静地报新闻:
那个演电影的老头儿昨天自杀了。
哪个??
脸方方的那个。
Al Pacino??
好像是。
教父死了?!这算大事件。太宰赶忙联络Google。结果证实,净坛在发昏。
自杀的不是阿尔·帕西诺。他还好好的在。
离去的是罗宾·威廉姆斯(Robin Williams)。
这就难怪净坛给不出他的名字,因为翔氏虽然非常识得他的面孔,却从未看过他主演的电影——如果配音也算主演,那么倒是看过三部——《Happy Feet》,《Happy Feet Two》,《Aladdin》(《快乐的大脚》1、2,《阿拉丁》)。那理由,在太宰,是因为他的表演总让人感觉心酸,明明在笑,却似乎永远含着无奈的泪,明明给了希望,却似乎永远遥不可及。
翔氏爱看电影,但少涉猎悲剧,无论那情节里透着的是时代的抑或人性的悲伤。并非不能接受,只是同共觉得,现实不乏残酷,无谓多添愁苦。况内里细细糅合了悲剧情怀的喜剧,远比纯粹的悲剧更伤感,更沉重,更绝望,完完全全不是翔氏的菜。
这并不阻碍太宰记得这个人,虽然这种记得,还有别个原因:不是因为他“脸方方的”(文初也证明了太宰对“脸方方”的定义明显不是威廉姆斯这款),而是这张脸就像Jackie Chan的那张一样,只能演好人,哪怕净是些虽然选择不去看、却不会完全看不到的角色。就如太宰对威廉姆斯的感觉,虽然选择不去看他主演的电影,却无法对其人视而不见,以致若被问及,虽然知晓此人何人,却完全不知他在哪部电影里饰了什么角儿,或反言之,虽然对他的作品全无概念,却可以在他出场时清楚喊出他的名字。
这大约就是罗宾·威廉姆斯,一个屡获艾美奖、金球奖、格莱美奖的演员的魅力所在:你可以不知道他的名字,不看他演的电影,但是当你看到他,总会有种“我知道这老头儿”的似曾相识。
步骤:
中国南方有类似的糯米糕点,称糯米糍,一样以糯米粉+糖和成面团,蒸熟,内里裹馅或不裹馅,外部粘裹椰蓉食用。太宰曾做过一款豆沙马蹄糕,便是取了南京马蹄糕的糯米糕体,卷了红豆沙馅而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