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0日星期四

玄米茶月牙餅.


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鲁迅《选本》

无论古文或今文,选本都有着同样的风险,那便是只得透过选者的眼去看,倘若TA是斜视,弱视,或者睁一眼闭一眼,则读者的所见必定有偏。但那结果,有时并不单是眼界被缩小,更伤人的,或许还有智识被误导。

太宰的读书,自始就避忌选本,举例是自打进入学校,语文老师谆谆教导看作文选,可太宰,实招了吧,从未照办过。——可惜语文课本就是钦定选本,不能不学也不能不看,太宰极力别扭的成果就是,现代文阅读功力差强。——究其理由,首先自然是秉性,一则自恃高,曾经也试图翻看过,可那水平,无论行文还是立意,真心看不入眼;二则疑心重,尤其不信选者的能力和动机,天生阴谋论,时刻警醒着不能五迷三道地被牵了鼻子走;三则大约脑后有反骨,回忆当年的幼稚文字,取名罕见小红小强小某某,开篇没有秋高气爽万里无云,就是这么任性。其次是别有想法,不愿看同侪小盆友的,却爱看大家的,且不拘门派类别,小学朱森林郑渊洁,中学金庸李清照红楼鸟山明,大学王朔莎翁林语堂……以至今日,沈从文,南怀瑾,王小波,鲁迅,柏杨,李敖,经史子集,笔记手抄,神鬼怪谈……除了看不懂的理科书,其它只要有时间,就尽看。

读的自然也不是选本,是全集。以目下正在读的鲁迅全集为例,不只有学校里诵过的社戏祥林嫂三味书屋,那是包括了鲁迅一生已出版、未出版、试图出版、忘记出版的几乎所有作品,从杂文到小说到评论,从诗词到书信到日记,他甚至还给人写过墓志,早期还作过骈文。于是在这样的阅读里,鲁迅的形象逐渐硬挺丰满,从一枚富家哥儿到刻薄文人的转变的过程和缘由清晰明了,那些关于他的、无论是来自别人或他本人的、文字或说话,就顺理成章起来,而太宰对他的认知,也才不再盲人摸象,管中窥豹。

有较真儿的,可能会说,全集也未必见得周全。诚然,就连鲁迅自己也说,人总有希望别人知道的,和不希望别人知道的。而况读者也自有喜好。所以只能退一步讲,与选本相较,全集不至更加以偏概全;自个儿选,更合胃口。净坛常说,太宰长于识人,——这真是情人眼里出女神,在张三李四看来的心机重心眼儿多,在他眼里也是好的,只因他相信,纵然太宰有那功夫和本事和心情算计天下人,也绝不会算计这个要欢喜相伴一辈子的呆瓜。——而识人首要是了解,了解首要是全面,否则莫说了解,怕是只有费解,不解,甚至误解,曲解,所有这些,于人于己有害无利。全集之于选本的最大优势,就在这里。

说来其实太宰也在做自家的选本,好比现下不时Po出来的图和文,关于翔氏的食和行,言和思。它们确定摘自净坛和太宰的生活,确定不是全部,是“希望别人知道的”部分。但对于读者,太宰觉着,可以看到别人生活里的闪光和快乐,顺便贴点儿正能量的膘,足矣。



糖油拌合面团的一道小饼,因玄米茶的加入变得有些不那么普通,切面里嵌着的深褐色玄米和墨绿色茶碎,使它分分钟小清新起来。



材料&步骤:



做法无奇,最重要仍然是第一步,黄油+糖的打发,要到位,才可保证成品酥脆的口感。太宰制作这款饼干时,手头还没有合适的家伙,后来购入一台小巧的Grinder(研磨机),想想下回再做,可以将玄米茶先粉碎,如此压揉面团时既不会被尖硬的茶叶扎到手,入口的感觉也会更服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