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在卡城住的半年,恰逢肃杀的严冬,成日里只在屋里躲暖,一趟图书馆也没有跑。后来到了温市,头一遭领略没完没了的潇潇雨冬,总算又多了一条“上帝很忙”的证据,那就是无论翔氏(以及很多其他人)多么盼望雨过天晴,他老人家始终没空搭理。偶尔的小雨淅沥或者大雨倾盆,确可以激发高情商动物脑袋里的某根弦,拨弄出各种悦耳的音符,或者经由笔尖淌出流畅的文字,可雨既下且不停,不停,不停,不停……就免不得憋屈,烦闷,火燥,就需要调剂。
各人的调剂有不同。有条件且不怕死的可以嗑药,酗酒,行凶,搞帮派。有意志力且不怕死的可以冒雨跑步,冬泳,滑雪。没条件没意志力且怕死的,比如太宰,就只能找些温和的法子,比如读书。可是加国的书当真贵,一本书怕要抵一周的伙食费,所以太宰必得摈弃“书非买不能读也”的扯淡理论。那就借。
好在加国的图书馆体系非常发达。以翔氏所在的伯纳比市为例,市立公共图书馆有四处分馆,一张借书证,线上线下通借通还。太宰最喜欢的,首要是图书馆的在线搜索、预定和借阅系统。偌大的图书馆,几十上百个书架,每个架子上成千上万本书,真要钻进去寻,当真浪费时间。所以就在线搜索,预定,图书管理员将预定的书准备妥当之后,发邮件通知,一般等候期是7天,在等候期内,各人随意安排时间去馆内取书,借阅期间,只要无人预定,就可以在线续借。不同分馆的书都可以在线预定,选定自己方便的取书分馆,图书馆负责转运。很多书并配有电子版本,可以在线阅读,基本无需等待;电子书与纸书的不同在于大多不配插图,只有白底黑字,对太宰这类钟爱纸书质感的言,不具吸引力。
其次是书目丰富,且不间断购入新书。以太宰读书季里的主要目标书籍,烹饪烘焙类为例,年代横跨陈年经典当年畅销,类别涵盖书籍杂志和影像,国别囊括东西南北,无论夙求或一时兴起,都不会空手而归。甚至中国尚未引进的台版或日版烘焙书,也不难找得到:经过一整个不思进取的疯狂夏天,再看图书馆的此类书,仅中文版,便又新进了几十本,遑论英文版。
当然,所有这些,无论是办理借书证,还是跨馆借还,都完全免费——或者这样说,所有成本已包括在纳税人所缴税款中。这其实很令太宰苦笑于当年在深圳某图书馆的借书遭遇:为了单次借阅更多书籍,不得不缴纳更多押金办借书证;真正借书的时候却发现,馆内藏书有限得可怜,一应流行杂志均无,稍微专业些的书籍也尽是陈芝麻烂谷子;更无奈的是,翔氏离开深圳那阵子,正赶上图书馆大修停业,无法退还借书证,押金于是迄今未退……
其一就是这蒸肉米粉,主用是裹在各种肉类外面,上锅蒸了,成粉蒸肉。市售的蒸肉粉太宰一回也没用过,所以其实不知道究竟怎样,只道听途说,其中多淀粉,味精,云云;实际也确实难猜,因为一经打磨成粉,实在里面混了什么完全看不出。这就引出主妇们吆喝着自制调料的第一大论据:自家制,吃得明白。确然。但还有更引诱的:自家制,吃得更香。不信,就试试看太宰的蒸肉米粉方儿。只一点,吃一回自己做的蒸肉粉,怕再难对市售的有兴致,由此带来的后果,吃货们可要想清楚。
其中加入的各项香辛料,非一成不变,喜欢什么,不爱什么,大可随意增减;糯米和大米的比例,决定了蒸制成品外裹着的那层米粉的黏糯口感,喜粘软的,增加糯米比例就是;米粉搅打的细碎程度,端看个人兴趣,太宰喜欢蒸出仍能看得到些许晶莹米粒的,所以打得粗。说到此,忍不住又得捣鼓点老生常谈。吃食既是为了满足各人的味蕾,则按需调整不仅无可厚非,简直理所当然,凡吃货,惯没有苦着脸硬塞些自家不爱的食物进嘴进肚的道理。所以请注意,太宰的所有手作,只以翔氏的喜好为准,不迎合其他任何人。各人欲用太宰方者,请首先考虑自己和家人的口味,自行调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