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日星期一

咖喱牛腩燒土豆.


咖喱之为调料,不是“一味”,而是“一众”,是糅合了姜黄、芫荽籽、辣椒、胡椒、小茴香等等香料而成的复合酱料;然而咖喱的原本,其实也并非调料,而是主食,将各式香料入油炒香,配以洋葱泥、大蒜、生姜、辣椒等食材提味,与肉类或蔬菜搭档,佐面包或米饭食用。

关于咖喱食用的最早记录,据说是在印度,于是理所当然地,那里成了咖喱的发源地。后来,随着佛教传播,漂洋过海的僧侣们把普度众生的菩萨和气味古怪的咖喱一并带入缅甸,泰国,中国,而后印尼,菲律宾,并在这些国度里继续发生着从口味到形式的各种变化。

譬如中式咖喱,多为黄色的固体粉末,易于保存,较少具备黏稠性质,风味欠浓郁。又由于它是从香港和岭南地区逐渐流入内陆的,所以在菜肴中的应用而言,也有南方广于北方的局势。

又如日式咖喱,一般为浓缩块状,较之印度咖喱辣度低,口感偏甜,也更为浓稠。咖喱在日本的流行程度远高于中国,主要归于日本陆军和海军在各自的陆上和舰上餐厅中大量使用咖喱,使得即便是来自最边远地区的士兵们也有机会品尝这种本土化了的异国风味。据说,日本海上自卫队每周五的午餐都是咖喱饭,很多舰船更有自己的“独门秘方”。

常见与咖喱配伍的肉餐,如泰式咖喱鸡,日式咖喱牛肉,港式咖喱鱼丸等等;蔬菜也可以加了咖喱,慢慢地炖至软烂,土豆,胡萝卜,花菜,凡本身味道淡定的食材,都很容易衬出咖喱的浓香。

翔府的镇府咖喱菜,就是这道咖喱牛腩烧土豆。



牛腩的筋皮和土豆的软面,把咖喱的粘滑和微辣烘托得恰到好处,稠稠的一大勺挖起来,直直盖在米饭上,随汤汁把颗颗饭粒都浸到透彻,每一口吃着都是浓浓的咖喱香。


材料:



步骤:


牛腩须要炖煮到软烂而不散,略有嚼劲又不会太紧实,取巧的法子是以高压锅压制,弊端则是香料味难以渗入,无法与肉香浑然一体。最佳还是以深锅慢煮,给食材留出足够时间慢慢融合。后半段才是调味与上色,依照自己的口味,增减甜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